新房成交大概率延续弱复苏走势,环比持平或小幅微降,同比持增,部分城市或将出现局部“小阳春”,而二手房则延续高位震荡。
4月供应同环比齐降重回阶段低位,不同能级城市迎“普降”行情,其中二线同环比跌幅居首,回调加剧,
仅北京、长沙、合肥等个别城市迎阶段性放量。
从供给结构来看,重点城市刚需、改善、高端占比结构为39%、45%和16%,呈现出以改善为主,刚需为辅的供应结构。
6成以上城市以主城为供应主力。
预判后市,我们认为,4月供给“缩量提质”预期成交延续弱复苏,
新房成交环比持平或小幅微降,同比持增,二手房延续高位震荡行情。
4月房企推盘积极性稳步回落,房企资金压力与市场信心不足叠加,供应端进入“深度调整期”。
据CRIC调研,4月28个重点城市预计新增商品住宅供应面积55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4%,同比暴跌48%,前4月累计同比下降30%。
分能级来看,一线稳步回调,单月同环比和累计同比降幅均超3成,上海、深圳供应几近停滞,
北京独撑大局。
据CRIC监测数据,4月一线预计供应面积达115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0%,同比下降37%,一季度累计同比下降38%。
北京单月供应规模预计达58万平方米,同比倍增150%,以中心城区和近郊以首改及再改盘为主力,约5000套房源预计入市。上海、深圳迎来供应“空窗期”,当月供应规模基本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下,供给约束愈发显著。
二线城市同环比跌幅为各能级之首,超七成城市同比腰斩,仅长沙、合肥韧性凸显。
4月预计新增供应41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7%,同比下降51%,
分化格局加剧:长沙、合肥迎来阶段性放量,环比持增,主要得益于3月成交回暖刺激,房企推盘积极性稳步提升。
郑州、青岛、济南、长春等供应仍处低迷期,单月同比跌幅均超6成。
三四线城市供应全线收缩,仅常州、徐州环比回升。4月预计新增供应27万平方米,同比腰斩,泉州、漳州等城市几近零供应,市场进入“被动出清”阶段。徐州、常州环比持增,不过同比和累计同比仍显著不及去年同期,低迷的市场行情使得房企推盘积极性普遍不高。
结构:供应改善为主占比45% 6成以上城市以主城为供应主力
而从供应结构各产品档次分布来看,市场持续向改善需求倾斜:重点城市刚需、改善、高端占比结构为39%、45%和16%,呈现出以改善为主,刚需为辅的供应结构。
从供应结构各项目区域分布来看,重点城市主城、近郊、远郊占比结构为60%、30%和10%,本月供应重心仍集中在主城区,近郊次之,远郊最少。
分城市来看,漳州、福州、合肥、郑州、昆明、南宁、重庆、济南、武汉等主城占比均在9成以上,青岛、成都、苏州、常州、长春等则以近郊项目为主,占比均在5成及以上,北京推盘兼顾了主城和近郊,占比均为5成;上海、广州等近远郊还将持续加大供货量,预期也将造成库存积压。
预判:4月供给“缩量提质”预期成交延续弱复苏
沪深蓉增幅放缓
盘点了4月供应,结合当下各城市的成交特征,来对后市进行一个简单预判:4月供应稳步回落,不过房企加强了主城区改善供应比例,预判4月新房成交还将延续弱复苏趋势,环比持平或小幅微降,同比持增,部分城市或将出现局部“小阳春”。
我们结合不同城市4月预期推盘所处区域,依据2024年以来各区域板块历史去化情况进行合理预估,一二线新房成交分化加剧,二手房延续高位震荡行情。分城市来看,热点城市沪深杭蓉等供给约束愈发明显,供应基本进入“空窗期”,客观上限制了成交放量。天津、武汉、南京等经历了前期深度调整,短期内市场有止跌企稳态势,后续成交有望延续稳中有增的弱复苏走势;还有部分弱二线城市诸如福州、南宁、长春等短期内高库存问题难解,整体去化难言乐观。
总体来看,4月供应稳步回调,同环比齐跌,达到了阶段性低位,从推盘结构来看,仍以主城区改善项目为主,叠加“银四”为传统营销旺季,新房成交大概率延续弱复苏走势,环比持平或小幅微降,同比持增,部分城市或将出现局部“小阳春”,而二手房则延续高位震荡。
短期来看,热点恒热格局延续,不过沪深杭蓉等供给约束愈发明显,供应基本进入“空窗期”,客观上限制了成交放量。而天津、武汉、南京等经历了前期深度调整,短期内市场有止跌企稳态势,后续成交有望延续稳中有增的弱复苏走势;还有部分弱二线城市诸如福州、南宁、长春等短期内高库存问题难解,整体去化难言乐观。
50城库存下降11%,京穗汉宁等外围或小面积去化仍承压
首月开盘去化率升至46%,销售成绩不错的项目都具备共通特点。
二手房价止跌回稳,城市超六成高端小区涨价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克而瑞地产研究(cricyjzx)
楼盘点评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