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1企业争夺12商业用地之表态篇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10年08月11日14:43  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

  远洋地产(企业专区,旗下楼盘):

  从今年年初中服地块“内定”给远洋的声音就沸沸扬扬。虽然有政府部门和远洋地产的澄清,甚至远洋董事局主席李明在2009年业绩发布会上表态称,远洋从未考虑过投标中服地块,但因为CBD核心地块的价值所在,特别是远洋作为一级开发企业在CBD核心区深耕多年,一直被认为是CBD地块的有利竞争者。据一位接近李明的某地产集团董事长透露,远洋肯定是要拿CBD地块的。记者曾就此向远洋地产有关负责人求证,未获证实。

  首开:

  上半年中服地块挂出后,就有媒体报道称,首开股份紧急输血25亿元,助全资子公司北京城开集团满足中服地块的竞买条件。

  中信地产:

  “公司对CBD地块是势在必得的。”中信地产内部人士近日对记者表示。年初中服地块预计入市时,有关中信地产将拿地的声音就在业内传播开来。中信地产也曾派人参加国土部门组织的对中服地块的实地勘察。对于中信地产的拿地优势,业内分析,中信地产背靠中信集团,又有中信银行和中信证券两家兄弟企业,资源优势明显。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中信地产表示目前不愿多说。

  恒基兆业:

  不久前,恒基地产副主席李家杰公开表示,打算竞标北京CBD区域地块。今年6月,恒基兆业公告称,集团与18家国际及香港本地银行签订了132.5亿元的定期及循环贷款。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将有助恒基在内地一线城市攻城略地。

  SOHO中国(企业专区,旗下楼盘):

  潘石屹从不掩饰对中服地块的渴望。但此前的竞买条件事实上将潘石屹挡在了门槛之外,也使得其带头指责中服地块“内定”。此次CBD地块入市,虽然放宽了门槛限制,但业内人士认为潘石屹拿到地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SOHO中国未对记者做出回应。

  “杂牌军”:

  金融机构:

  代表企业:中国中科担保、中航投资、亿利投资、北京涛利投资、和谐海峡信用担保、安邦财险、科智担保、联通投资、北京平准投资、广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中先国际控股、标准投资集团等。

  相当数量的金融机构、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一些制造企业也都有拿地的意向。据介绍,目前,已有十几家总部型企业,包括国内、国外企业,找到该机构,计算拿地以后的投资收益。

  由于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肯定不会自己开发,极有可能背后捆绑了别的客户,上述企业只负责出面参与投标,对价是中标后得到其中一栋楼做企业的总部,投资开发工作则由其背后捆绑的企业完成。国内很多大集团公司、国外一些大企业,包括少量的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房地产开发部门,都会选择自主开发。例如CBD区域的LG大厦即是由韩国LG集团自行开发。未来CBD地块的中标企业,也有可能选择自己开发。

  根据“CBD核心区12宗土地招标文件”中“鼓励产业类型”显示,该12块土地中,有6块鼓励金融机构,4块鼓励总部、2块鼓励综合体开发。对开发商来说,不论哪类企业夺标,他们都有机会通过输出开发资质和专业能力的形式,与中标企业合作,参与到土地开发中。

  总部基地:

  代表企业:信宝行(宝马经销商)、天籁印象文化传播、盛大网络、三星、周大福、亚视等。

  业内人士分析,政府部门同样希望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总部型企业拿地。所以才会明确地块的鼓励产业类型。因为这些企业不仅符合CBD核心区的定位,还可以在入驻后成为贡献税收的稳健税源。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