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活力逐步提升的情况下,投资者们对房地产市场开始恢复信心。随着亚太地区核心城市的商业地产租赁活动增加,中国商业租赁需求的显著增长颇为引人注目。仲量联行亚太区首席执行官Alastair Hughes认为,资金已经开始回归商业地产领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Alastair Hughes指出,在今年一季度间,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的表现很是瞩目,甚至领跑于整体亚太区域。
第一财经日报:从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场反应来看,亚太区商业地产是否已经走出低谷?
Alastair:对照去年第一季度时期,亚太区的商业地产市场与全球相似,资本值在当时下降了50%。在去年夏天,整体市场随即步入低谷。但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随着经济形势与市场信心的逐渐回升,与其他物业产品相比,商业地产的价值空间表现更大。
从亚太区各个细分城市来看,新加坡商业地产市场的需求量开始呈现上升,从而导致租金水平也在上涨;日本东京的当地经济尚未完全进入复苏阶段,但由于总体市场供求平衡,因此租金表现平稳;而在中国香港地区,经济好转的势头比较明显,加上市场供应量有限,商业物业租金涨势较为明显。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亚太区的商业地产已经走出了低潮时期。
日报:中国经济率先带动复苏,这对于中国及亚太区的房地产市场而言作何影响?
Alastair:一般来说,商业地产租金幅度的调整,即意味着物业升值潜力的变化,同时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意向造成影响。不同的亚太区域市场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如日本是出于市场成熟度高、流动性强;新加坡是因为透明度高,且变现速度较快;而中国市场,则是由于幅度较为明显的经济增长率。
我所知道的是,当前对中国商业地产市场显示兴趣的投资者,名单有着一长串。这些来自于国内外的投资者们,既有养老基金之类的核心投资机构,也有擅长把握市场的对冲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实力日益强大的国内开发商或投资者,正在成为境外投资者的有力竞争方。不过我认为,这种竞争是良性的。
日报:4月份出台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否会对中国商业地产领域有所影响?
Alastair:从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中国市场的资本值回升幅度最大。与去年低谷时期比较,上海浦东地区的写字楼市场上升了50.0%,香港地区的零售物业市场上升了16.9%。虽然4月份出台了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但这是为了防止资产泡沫的产生。就商业地产市场来看,并不是政府主要措施的调控重点,且目前亦尚未出现泡沫迹象。从这一角度理解,包括了零售物业及写字楼在内的商业地产市场,会比从前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唐文祺)
相关链接 | |
世茂股份携手全经联成立高端商业地产联盟 2010-05-13 14:17
2010年杭州商业地产整装起航 2010-05-13 08:57 后新政时代商业地产将受礼遇 2010-05-13 08:49 万达广场成商业地产领先品牌 2010-05-13 08:42 开发商发力商业地产楼市新政或纠正商住倒挂 2010-05-13 08:26 商业地产免疫调控 外商伺机加大投入 2010-05-13 08:10 新政下开发商移师商业地产建购物中心 2010-05-13 08:02 谨慎写字楼被热炒 商业地产投资风险犹存 2010-05-12 08:30 戴德梁行:世博开启长三角商业地产新市场 2010-05-07 仲量联行:中国商业地产价值今年或大涨 2010-03-23 英商业地产面临债务违约潮 2010-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