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阳,厦门人,44岁,1988年毕业于上海外贸学院,凭借外贸服装生意发家。“黑眼睛”倒闭前任斯美泰服装包装袋公司董事长,目前正在被多方追债,去向不明。
商报讯(记者 于士凯)昨日,记者了解到,因陷入巨额债务,国产服饰品牌巨头“黑眼睛”被迫倒闭。其工厂已经关闭停止生产,北京的门店还在继续销售库存产品,等待公司“恢复生产”。
据了解,“黑眼睛”以设计生产箱包为主,因产品外观时尚,而且价格定位大众化,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在国际大牌箱包云集的国内市场,“黑眼睛”凭借自身优势占有了一定市场。
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在全国拥有400家专卖店且在海外开设了300个销售网点,曾经获得过“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去年年底还在对其他濒临倒闭的企业提供帮助,有着诸多辉煌成就的“黑眼睛”一夜之间倒闭,不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2007年“黑眼睛”被一家外贸服装公司——斯美泰收购,之后“黑眼睛”减少了生产环节上的投入,把精力放在了打造品牌上。但适得其反,由于产品更新速度放缓,品牌影响力反而下降,之后不少门店也相继退出。去年10月,因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服装生产厂濒临倒闭,而此时斯美泰却在进行多元化投资,先是投资锦江之星酒店,之后又购买部分濒临倒闭厂商的股权。但由于外贸市场受阻,内销也每况愈下,再加上银行信贷紧缩,种种内忧外患造成斯美泰资金链出现危机。
现在“黑眼睛”工厂已经彻底关闭,而斯美泰公司也是自身难保,由于拖欠供货商、银行等多方巨额债务,公司被迫暂停一切业务。有消息称,斯美泰已经将投资的酒店转让,并且有意对“黑眼睛”进行破产重组,如果申请破产重组成功,转让给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凭借“黑眼睛”多年的市场基础,应该还是可以保住品牌的。
据了解,目前多数“黑眼睛”的门店仍在继续经营,销售库存货物,但部分门店已经陆续关闭。昨日,记者从北京一家“黑眼睛”连锁店了解到,现在商品已经开始打折甩卖。卖家表示,已经听说工厂关闭的消息,但库存货物清理之后,店面何去何从就是未知的事情了。
北京市英岛律师事务所律师表示,“申请破产重组”有利于保护品牌,但将面对巨额债务是否有公司愿意收购,以及收购过程十分复杂,牵扯到资产重新评估、拖欠债务等法律问题。
相关专家表示,“黑眼睛”恢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金融危机对服装生产行业整体影响很大,不少企业都濒临倒闭,在这种多数企业“自身难保”的环境下,短期内收购一家拖欠巨额债务的企业只会让自己陷入危机。此外,“黑眼睛”倒闭也对当前众多服装生产企业是一个警示,当前外贸市场受阻,生产厂商应该把重点放在内销市场,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多元化投资,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资金链就会面临风险。
相关链接 | |
家居卖场08倒闭近7000家 洋品牌扩张难挡 2009-02-16 10:36
日本1月分倒闭企业数增加15.8%(图) 2009-02-13 10:23 1月调查显示:企业倒闭数量增加三成(图) 2009-02-13 09:48 潘石屹:一批开发商倒闭是楼市见底标志 2009-02-07 09:52 装修公司倒闭3成 家居装修投诉率有抬头迹象 2009-01-04 20:37 蔡鸿岩:税费突增企业承受不了 必然将会倒闭 2008-12-31 20:35 潘石屹百日剧变论失约 未见房企倒闭潮 2008-12-21 09:33 珠三角倒闭潮流言调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2008-12-15 1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