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两家大型综合性家居卖场在五环外开业。位于来广营顾家庄桥畔的红星美凯龙北五环商场重装改造后,以空港式的购物环境迎接京城消费者。而在位于昌平区沙河镇的八达岭高速路西侧,老牌卖场万家灯火的首家新店也向人们敞开了大门。两家卖场在五环外的粉墨登场,似乎也意味着京城五环外区域正在成为卖场大佬们新一轮抢滩的领地。
五环外小卖场的“无奈”
董志茹,河北人。于2001年底在东五环外的管庄东方建材市场内,租下了一处不大的门面,批发兼零售涂料、五金、水暖等建材产品至今。刚开店的那几年,生意相对红火,虽然忙碌辛苦但也能赚些钱。
近三四年来,店里的生意便每况愈下,房租与各项成本翻了几番,销售业绩却不见飘红,利润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东方家园建材超市管庄店紧挨着他们市场开业,让这些小卖场里的店面更加“难过”。
虽然依仗着价格的绝对优势,大多数时候董志茹的小店仍然可以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客源,但每到东方家园低价优惠促销时,小店内的产品便丧失了竞争力。今年,楼市调控对于下游家装行业的影响让董志茹也颇感无奈,“先挺着吧,等等看,不行就改行不干了。”
商家跟着“客流”开店
北五环外,集美北苑店内,赵虹,河北人,曾在天通苑地区的祥和宏兴建材大厦开着一个80多平方米的门脸,经营窗帘布艺两年多。去年,她所在物业转租给了租金更高的万意百货,商家签订的合同还没到期就被迫离开。
于是,赵虹在集美北苑店租下了近200平方米的展位,花费数万装修后继续经营窗帘布艺。她说,前两年刚好是周边新兴小区大量交房的阶段,一年内通常有几个月生意非常好。如今进入到集美北苑店,知名度较高有一定的客流量,但是该区域已经是成熟社区,所以生意现在看来一般。听说现在燕郊、大兴收房的人特别多,赵虹想打听看看那边情况怎么样,“多一条腿走路,就多一条出路”。
大卖场的“外扩”
其实在五环外,与赵虹和董志茹怀有同样经历的家居建材经营者不在少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大型家居建材卖场入驻五环外以后,对当地原有中小规模卖场尤其是集散地模式的建材市场造成了微妙的影响。
当初,在各大品牌卖场五环内抢食市场份额之际,五环外的城乡接合区域,零星地散落着众多中小规模的家居卖场或集散地模式的建材市场,例如北五环外的新豹房建材市场,管庄路口旁的刨花板市场、管庄东方建材市场等。
这些卖场虽然位置较偏远,但由于所处地段租金较低,其出售的产品往往凭借着先天的价格优势和中低端的定位也能够持续地吸引消费者到来。
而伴随着四环内家居建材卖场布局的趋于饱和,神经敏锐的卖场们将触角延伸到了五环外的区域。这里的经营成本相对低于五环内,且近年来五环外建设的楼盘很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当集美、红星美凯龙、曲美家具独立店、万家灯火等企业陆续抢滩五环外之后,短期之内与五环外原有的中小规模卖场形成了高低互补、错位经营。大卖场与小卖场定位赫然不同,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也不存在重叠,因此不仅不会造成竞争,而且还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同档次、价位的多样选择。东方家园副总经理殷玉新表示,假如某些小型卖场或独立店的产品和经营足够细化,则可借助大卖场带来的人气和客流,更容易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如此看来,大卖场的到来对小卖场而言实则幸事一桩。
潜在的冲击
貌似相安无事的背后,小卖场也遭受着潜在的冲击。殷玉新说,未来北京家居卖场的布局,将逐渐由原来的辐射性消费,转变为局域性消费。由于消费者有就近购买的习惯,会形成大卖场日积月累的周边效应,这势必会使周边小建材市场面临加盟、收购或直接吞并的命运。
艺墅家地板总经理孙皓鸣也认为,品牌大卖场向北京五环外扩张,必然会对这些地区的小卖场造成冲击。通常小卖场的管理相对较差,本身租金低也没有能力筹办大型的活动,而且他们吸纳的都是中低档品牌,或者是在郊区设工厂的一些小品牌,本来利润空间就比较小。这样一旦周围大卖场搞促销活动,小卖场中的商户也就失去了价格优势,加上他们撤租的频率也比较高,这就给小卖场的经营造成了很大困难。
“大小”之道·大态度
完整市场结构需要各类商场
●王伟,红星美凯龙京沪·西南区总经理
市场是有格局的,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主流消费群体。我们定位在中高端,市场金字塔还有很多结构和层级,我们做的是中上部分的市场,然而一个区域如果想要形成完整的市场结构,就需要有核心,还应当有定位较低、体量较小的商场。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北五环商圈的形成,需要红星美凯龙这样的核心商场,也需要小型的卖场或档次较低的商场作为商圈的补充,双方形成互补之势。
大卖场的服务更有保障
●张晶,万家灯火装饰城副总经理
消费者更加青睐于前往知名度较高的正规大卖场来选择家居建材产品,因为这里能够提供更加具有保障、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相比之下,集散地模式的小卖场或建材市场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逊色一些,大卖场的到来将会抢占其生存空间。
大卖场和小卖场互补
●郭耀安,泉隆和谐陶瓷北京公司总经理
五环以外的家居小卖场品牌档次相对较低,如瓷砖等建材品牌不少是经销商入驻,而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就多是品牌区域总代理开的直营店了。不过大卖场开到五环以外对小型的建材超市冲击不大,这两者之间的档次差别很大,因此是互补的关系,一些老牌的建材市场有固定的客户群,生意并不会受到影响。
“大小”之道·小观点
小卖场消费选择性不够强
●任成,居然之家副总裁
在五环外开设大卖场,会对中小型卖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因为伴随着生活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愿意去知名品牌连锁卖场消费,而小卖场经营、产品品类款式都十分有限,消费选择性不够强。此外,大卖场除产品之外,在购物环境、服务等方面也能满足消费者的诸多诉求,而五环外的中小型卖场无法实现。
小卖场要学会“填缝”
●刘晨,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
小卖场们因为没有足够的规模和资源来提供丰富的附加值,应当做好市场细分和产品错位,不要跟风走品牌路线。例如,经营一些适合普通消费者需要,同时质量过关、健康环保的产品,或经营一些满足刚性需求且在大卖场中鲜见的产品。中小规模的卖场应当练好“填缝”的本领,努力填补档次的缝隙,品牌错位的缝隙,产品的缝隙,才有可能迎来美好的市场前景。
小卖场有生存空间
●葛永明,圣华家具董事长
大卖场在五六环之间的销售也很难,因为五环以外的位置相对偏远,即使运作,客流量也难以和四、五环相比。因此新开的大卖场也很难对他们形成吸附力,相反小卖场是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的。
相关链接 | |
奢侈品家居现开店模式之争 2010-09-09 08:30
家居行业首现护照营销 2010-09-09 07:58 香江家居异业联盟搅动袁家岗商圈 2010-09-02 16:23 东易日盛总经理:家居行业开启打造产业链时代 2010-08-26 08:38 家居景气指数持续走低 2010-08-19 08:25 居然之家首家生态家居MALL落户重庆 2010-08-12 07:37 高端家居品牌进驻友谊商店 2010-08-08 08:52 家居卖场十年未经洗牌 专家预测纷纷落空 2010-08-05 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