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酒店协会吕尚怀:住宅不是商业地产的拐杖

http://bj.house.sina.com.cn/biz/  2010年09月18日18:26  新浪商业地产

  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讯(编辑 王微佳)2010年9月16日,第三届亚洲酒店论坛国际酒店投资峰会在上海举行。峰会上,新浪乐居商业地产频道针对酒店对于商业综合体价值问题,独家采访了香港酒店协会执行总干事吕尚怀先生。

  【专题:2010国际酒店投资峰会开幕】

图为 香港酒店协会执行总干事 吕尚怀
图为 香港酒店协会执行总干事 吕尚怀

  酒店对于商业综合体的重要价值

  很多综合体在初期建设时没有考虑到酒店的加入,项目完工后决定引入酒店,在这里吕尚怀表示,酒店对于商业综合体是锦上添花的元素。第一,酒店本身是个地产项目,酒店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个地产项目,它和其他地产项目配合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谁主要谁次要。要产生一个互动的作用,酒店可以把住宅的价值提生,带旺住宅的销售,酒店可以提升商场品格,从而提升商场的租金,客流增加,第二,他不是一个配套都是一个地产项目的主流,现在很多地产开发商认为,酒店是挥之则来的。酒店和其他房地产最大区别就是它需要长期经营,而其他房地产不需要经营,要不就卖掉要不就租掉,在经营方面你只要有销售人员,但是酒店需要500-1000人来管理的,需要专业人员来管理。第三,酒店是一个提升与周边价值的一个引导体,你的引导体要是做得不好的话,你的周边价值都会下降,所以选择和商业项目理念对应的酒店是非常重要的。

  住宅是商业综合体的拐杖?

  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最初的商业地产住宅底商,还是现在全国各地开花的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的开发往往借力住宅项目。有的认为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也有的观点认为在中国,住宅是商业地产丢不掉的拐杖。这方面吕尚怀先生表示:酒店是最自然人流凝聚的导体,如果有商场那么更加相辅相成,这也是为什么多数酒店周边都会有商场,这两个互相配合,因为酒店里的相当大的部分是餐饮,餐饮是需要人流的,而餐饮恰恰不太需要外地客流,本地客流是餐饮的主流,所以住宅会选择一些有商场、有酒店、有周边环境的综合体项目附近建设,酒店是很容易把周边环境提升的一种产业。即使没有住宅,他也许只有一个项目好点的商圈,一个足够带来客流的酒店,就足够综合体内的餐饮,百货的运营。吕尚怀谈到住宅对商业地产价值同时还提到,“城市和城市之间还是有差异的,有些城市更加灵活,但是刚所讲的北京还是比较局限,上海及更南边的广州相对来说比较活跃。”

  盲目住投商业地产有什么弊端

  住宅调控后,商业地产项目全国遍地开花,其中商业综合体更为开发商争相追捧,吕尚怀说,站在商业地产开发商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坏处,因为他看到这个是赚钱的一个方案,但太多了就造成恶性竞争,有可能导致亏损。提到恶性竞争在香港商业地产界有一点很流行,项目对外宣称是盖写字楼,其实里面规格都是可以换的,等建成后马上换成酒店了,如果商业综合体也这么搞,死一片会使得资源浪费市场资金流失。 当问到香港与内地综合体有何差异时,吕先生表示“其实本身没什么差异,只是要规划,要控制,不要百花齐放,香港的综合体大概也只有二十几个”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